欢迎访问 种植关注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安全

做好土壤普查护航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2-03-29 08:43:07 作者:admin   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万物土中生。土壤中有什么、产什么,大概率我们就吃什么。近日,国务院宣布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就是要回答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问题。

  我国分别在新中国成立初和改革开放后进行过两次土壤普查。时隔多年重启这项普查,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粮食安全。我国已连续18年实现粮食丰收,这个了不起的成就,意味着我们打破了粮食的周期性波动规律,饿肚子成为遥远记忆,中国人完全可以养活自己。

  但不能掉以轻心的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粮食产量高,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国,虽然大米、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很高,但农产品进口量仍然很大,比如大豆的进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国际粮食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中央反复强调,“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们还需要掌握土壤现状和变化趋势。在人们印象中,江南是鱼米之乡,但目前的真实状况是,耕地持续北移。这些年我国人口流动是向东、向南迁移,耕地北移意味着以往的南粮北运已逆转为北粮南运,与人口流向正好相反。南方自然条件更佳,雨水充足,粮食作物可以一年二熟甚至三熟,但北方光照和雨水则差了不少,粮食作物多为一年一熟,这对耕地产能有很大影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我国现有19.18亿亩耕地,但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占近23%。

  此外,土壤质量、健康安全是各方关心的大事。我国耕地利用强度比较高,化肥用量相当惊人。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显示,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2倍,但化肥用量增加了6.2倍。同时,耕地盐碱化、强酸化都比较严重。因此,土壤污染状况、是否重金属超标等,都需要先盘点清楚。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如何修复和利用耕地就有了方向。(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ncpzl/202203/t20220301_82786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关注网 zzg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0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