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查治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
发布时间:2022-06-08 16:34:28 作者:admin 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据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网点田间监测调查,截至6月1日,共有15个县份30个监测点监测到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发生。主要发生种类有二条叶甲、圆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虫口密度均在0.48头/平方米以下,二条叶甲在5头/平方米以下,圆跳虫在6.4头/平方米,均未达到防治指标,为零星发生,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和常年同期。
气象部门预报,6月全省气温低于常年,有明显低温时段,降水多于常年,中西部降水明显偏多,不利于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发生为害;去年秋季调查,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越冬基数均低于近五年均值。预计今年我省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总体为偏轻发生,但鉴于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具有点片发生特点,各地植保部门及监测点植保员要密切监测田间虫情动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指导农户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发生为害。
防治建议:
1.防治地老虎。当田间点片为害时,可人工拨土捕捉幼虫。对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1头/平方米)的地块,可割青草间隔5米堆成堆,在底部喷洒300倍液80%敌敌畏诱杀幼虫;也可使用生物药剂金龟子绿僵菌421或化学药剂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于晚上10点至凌晨喷雾防治。
2.防治蛴螬。可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金龟子。当田间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蛴螬1头/平方米、金针虫1.5头/平方米),可用辛硫磷或毒死蜱等药剂灌根防治。
3.防治圆跳虫、二条叶甲、跳甲、象甲。当达到防治指标时(圆跳虫、二条叶甲30头/平方米,跳甲为害枯心苗率达0.5%,象甲10头/平方米),可用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G033A、金龟子绿僵菌421或化学药剂啶虫脒、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及时田间茎叶喷雾防治。
4.防治大豆蓟马。当田间虫口密度达到20头/株或大豆苗顶叶皱缩时,可用生物药剂多杀霉素或化学药剂啶虫脒、甲维盐、噻虫嗪等茎叶喷雾防治。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sc/zzy/202206/t20220606_83027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