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关注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开州:以“荷”为媒 “莲”通产业发展路

发布时间:2022-10-10 23:39:51 作者:admin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眼下正是挖藕时节,不少游客来到开州区九龙山镇东坝村八庙荷花庄园,或摘莲蓬,或购买莲子,或挖藕……

  

  

  

  “以‘荷’为媒,‘莲’通了产业发展路,美了乡村环境,鼓了乡亲腰包。”东坝村党支部书记曾诗成说,现在东坝村已成网红打卡地,不少网红来拍抖音,让乡村旅游红火起来。

  返乡创业规模种藕

  “没想到,我们村成了旅游打卡地。”曾诗成指着乘坐“迷你小火车”穿梭在八庙荷花庄园间的游客说。

  2015年3月,东坝村6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邱恭成回到村里,以每亩300元的租金从村民手中流转6亩多农田,试种食用藕4亩多、观赏藕1亩多。在他和家人的勤耕苦作下,当年,6亩藕给他带来收入3万多元。

  尝到种藕甜头的邱恭成,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如今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建立八庙荷花庄园,东坝村2组、4组、5组、6组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象。

  “我从2017年开始在庄园务工,平均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每年还有土地流转费1000多元,两样加起来每年收入有3.7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东坝村6组村民王端琼说。

  “夏赏荷花,秋冬挖藕。每年夏秋两季,这里的游客特别多,带动了村里的乡村旅游发展。”东坝村村民李千树说,利用赏荷、挖藕契机,他家每年纯收入增加1万多元。

  游客来了,如何将他们留住?东坝村抢抓发展机遇,延伸产业链条,将民房变民宿,让游客既可观花赏景领略田园风光、品尝清香四溢的莲荷宴,还可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淳朴。村里的土鸡、土鸭、大米等土特产,更是深受游客喜爱。

  许多村民还为游客提供割谷子、挖莲藕等农事体验项目,丰富了游客的娱乐活动。“村民手把手教我们割谷子、打谷子、晒谷子,让我们既感受了丰收的喜悦,又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游客王祥说。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我们村有12户脱贫户种了藕,每年每户有7000多元收入。”驻村干部谭锐说,种藕产业还解决了东坝村4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东坝村借藕产业发展东风,以代种代销藕的方式,鼓励全村脱贫户种藕,种植技术、田间管理、莲藕销售等由村里负责,大大提高了脱贫户的种植积极性,彭恩仁、彭恩均、邱孝坤、王行中、唐国银等12户脱贫户相继种藕。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村民选择留在村里务工,有的村民还回村发展种植养殖业。游客到东坝村赏荷花、摘莲蓬、挖莲藕时,还可购买水产、水果。

  如今,东坝村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原来的空壳村变成了网红村。

  “东坝村由单一的水稻产业发展到多个产业,是莲藕打通了产业发展路,实现了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的目标。”九龙山镇党委书记谭显东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10/t20221009_111687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关注网 zzg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0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