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畜禽粪污治理难题 擦亮农业生态发展底色
发布时间:2022-11-02 22:09:57 作者:admin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露凝而白,残暑渐收。地处川中丘陵,有着“柠檬之乡”美誉的资阳市安岳县,柠檬种植园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柠檬产业迎来了大丰收。同时,在李家镇东风社区广袤的土地上,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年处理40万吨区域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安岳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秉承“立足环保、服务农业”思想,依托“年处理40万吨区域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项目”,推行“333”畜禽粪污区域集中处理模式,着力构建“收-储-运-处-用”农业生产全链条发展格局,着力补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短板,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精彩嬗变。 坚持“三个紧扣”,契合多方需求。一是紧扣政策导向明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健全体系、延长链条,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思路,努力破除畜禽粪污治理、化肥用药减量增效等农业面源污染突出问题,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并重发展格局。二是紧扣产业需求提质量。立足于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柠檬主产区实际,着力构建“生猪+柠檬”种养循环模式,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推手,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提升农产品绿色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紧扣群众期盼优环境。按照“大小皆顾、整县推进”思路,通过专项收纳、集中收购、定点回收等方式,实现不同畜禽种类、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环境下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到2023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提升1-2%,新增有机肥推广面积15万亩,创建种养循环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 聚焦“三大环节”,促进转型升级。一是健全“收-储-运”环节。乡镇(街道)和大型养殖基地建站、村建点,构建“站、点”回收体系,依托有资质的三方运输公司,对大型养殖基地畜禽粪污进行专项收纳,以村为主体对农户及各类散户废弃物进行定点回收,运至生物有机肥厂。二是科学处理环节。结合全县土壤监测情况,按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通过高温发酵、腐熟、添加辅料等流程,处理成精制的“通用”或“专用”生物有机肥。经过本地消纳或外销,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重点利用环节。以龙台、石羊等柠檬主产区和全县七个国省控断面为重点推广区域,向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升耕地质量,有效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到2023年底,全县粪污“收-储-运”处理体系基本构建,46个乡镇(街道)和生猪规模养殖场服务实现全覆盖,年减少施肥用药量1-2%。 突出“三化推动”,助推长效发展。一是推动规模化发展。引进重庆福纳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7500万元,占地约50亩,实现年处理40万吨畜禽养殖废弃物,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与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建立“院县”合作关系,确保项目建成后规范化经营。二是推进市场化经营。加快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商业化运营机制,促进商品有机肥的推广,保障耕地土壤环境,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占比,提升柠檬、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促进效益化提升。农户增收方面,养殖企业减少粪污处理成本,种植企业就地使用有机肥减少投入,预计种植农户每亩增收80-120元,养殖户每吨干粪可获益100-130元。企业获利方面,有机肥厂就近获取原料节约成本,按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每吨售价1200元计算,试运行期两年达产率预计60-80%,年销售约9000万元,年生产效益2500万元左右;正常生产年份达产率预计90%,年销售收入约10800万元,年生产效益3000万元左右。政府受益方面,项目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既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又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高效,还增添新的增收门路,更为企业开辟新的盈利渠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日益突出。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10428/2022/11/2/283ded3ff84546888acb4b8206262f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