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关注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沙湾区扎实开展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2-11-02 20:33:05 作者:admin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为扎实推进沙湾区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升沙湾区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整体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由沙湾区农业农村局主办、乐山市嘉杰职业技能学校承办的沙湾区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自2022年10月13日开始至2022年10月27日全部结束。来自沙湾区各镇的80名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种养大户及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参加了本次培训,通过课堂教学+田间实训+外出观摩学习的教学方式,培育他们成为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技能,能够从事现代经营管理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设施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80名参训学员通过培训过程评价、专业理论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评均达到合格,全部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沙湾区2022年共计培育高素质农民8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49人,专业生产型31人。此次培训分别在沙湾区踏水镇开设经营管理(粮经)专题培训班、葫芦镇开设专业生产(粮油)专题培训班,共计两个班次。紧密围绕稳粮保供,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围绕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规模化养殖,开展经营管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中间穿插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良种识别、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发展、农产品营销、冷链物流、社会化服务、金融担保、外出观摩实训等课程。

  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上遵循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模块要求规定精心设计,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能力课程、能力拓展课程,采用课程教学、模拟教学、田园实地教学、区内外基地观摩交流教学、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培训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培训班级的专业类型,组织学员外出到四川一枝春茶叶有限公司、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公司、牛郎坪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踏水镇蜜蜂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乐山市蜀景苑生态农场等特色基地进行现场观摩交流学习,邀请基地的技术专家向参训学员介绍基地大规模种养技术、生态循环技术、绿色环保、经营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及经验。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观摩交流增长了对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了解,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对农业发展的信心。

  本次培训班授课老师由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眉山市丹棱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种养殖技能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担任,授课老师理论知识精炼,上课语音形象生动、示范技能精湛易懂。参加培训的学员在丰富实用的课程设计和授课老师的精心教学中积极学习,认真笔记,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分享探讨,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学到了实用的技能,为自身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益匪浅。

  课堂上学员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充分与老师交流互动。课后学员们也抓住机会,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农业发展前景的规划、农产品销售的方式等通过面对面、微信、电话等信息化手段向授课老师请教,授课老师认真解答学员的提问,有针对性的解决学员的问题并进行拓展讲解。

  为满足学员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渴求,授课老师还进到学员的家中进行实地指导,进行跟踪服务,大大促进了学员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此次培训,学员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农业技能知识,还认识到自身农业素质的提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力,增强了发展农业、壮大生产的自信心,并为每位参训的学员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让他们在与同行和老师、专家的交流中更新传统观念,拓宽发展视野,加速成为一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11/2/8f0c37fc95c3482783302857dc02523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关注网 zzg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0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