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关注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舆情

【三门峡市】三门峡市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开门红”

发布时间:2023-05-07 00:25:34 作者:admin   来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站在一望无垠的麦田中央,麦穗绿油油的泛着青涩的光,郁郁葱葱;眺望望家山万亩连翘基地,串串金花缀满枝头,芳香氤氲;座座香菇大棚鳞次栉比,布满河川原野,菇香飘荡;登上沿黄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寨村观景台,俯瞰着黄河水,滔滔不绝……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崤函大地上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指导服务,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居全省第6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居全省第5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3%,居全省第5位。

  一是抓紧抓实春耕生产。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114.35万亩,完成省定目标113万亩的101.2%。小麦播种时底墒充足,播期适宜,气象条件较为有利,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据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调度,全市一、二、三类苗比例为33.1:56.6:10.3。当前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土壤墒情适宜,麦田群体充足,个体生长健壮,整体长势好于常年。春播计划种植粮食作物43.1万亩,已播粮食作物8.47万亩,春播生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万亩,种植任务已落实到县。

  二是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截至目前,果品,全市完成果树栽植2.27万亩,其中苹果1.01万亩、特色水果1.26万亩。食用菌,新建食用菌设施大棚250个,完成食用菌栽植3.8亿袋。中药材,新发展连翘、丹参、杜仲、苍术、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面积3.2万亩,全市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95.65万亩。蔬菜,完成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8万亩,蔬菜播种总面积18万亩。畜牧,截至3月底,全市生猪存栏量68.39万头,肉类产量3.02万吨,禽蛋产量1.5万吨,奶类产量0.45万吨。

  三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重点围绕乡村建设、沿黄乡村示范带、产业融合、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谋划了234个项目,总投资134.99亿元。已争取到23个项目,总投资4.0156亿元。全市新建在建重点畜牧项目共7个,计划总投资 46.63亿元,已完成投资7.18亿元。

  四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已完成整村推进农村户厕3981户,占目标任务的31%。选优配强村务员队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已录入村务员信息1.36万人。创建省级示范县、示范乡镇。义马市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20个乡村建设示范县,省级奖补5000万元,已谋划项目97个,总投资85.3亿。积极与省级对接,有望争取到6个示范乡镇名额,每个示范乡镇将奖补1000万元。

  五是持续强化示范引领。围绕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共谋划了191个项目,总投资11.64亿元。在标杆村建设方面,陕州区城村实施项目28个,总投资1.3亿元,已完工25个;灵宝市东寨村实施26个,总投资3627万元,已完工14个,预计七月底前全部完工;湖滨区大安村实施34个,总投资6.7亿元,完工16个,预计年底全部完成;示范区后地村实施58个,总投资7623.6万元,正在持续进行。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全力夺取夏粮丰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强市建设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3/05-05/27370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关注网 zzg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0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