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践促学提能力以老带新强队伍——粮油作物技术处组织开展新入职人员业务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3-09-21 21:28:24 作者:admin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为帮助新入职人员尽快熟悉业务工作,完成角色转变,迈好入职第一步,同时发挥好老专家的榜样带动作用,9月11日至12日,粮油作物技术处贾利欣处长带队,组织开展了新入职人员业务培训活动。活动采取现场观摩的方式让“课堂走进田间”,先后前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清水河县、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7个示范点进行观摩学习,涉及玉米、大豆、马铃薯、谷子、藜麦、杂豆、向日葵等多种粮油作物。
在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刘先芬科长全面介绍了今年示范区围绕重点工作安排开展的玉米密植品种、栽培密度、不同种植模式、大豆品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等对比试验。马日亮推广研究员详细讲解了全区玉米生产情况,并结合示范区玉米长势介绍了当前阶段的田间管理要点。
在清水河县高茂泉窑村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基地和优质高效增粮千亩谷子示范区,清水河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张继主任介绍了示范区开展的大豆、谷子品种对比试验,详细讲解了各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清水河县技术人员还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在示范区内开展了谷子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试验,选用谷子大豆行比为3:2和4:2两种带型,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充分发挥谷子和大豆水肥需求基本一致,相互不遮阴的优势,力争达到谷子不减产多收一茬大豆的目标。
在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东后河村藜麦育种科研教学基地,郭占斌总经理介绍了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其籽粒富含蛋白质,多种必需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既可以作为特色粮食作物,也可以作为新的饲草资源,适宜在寒旱区种植。并就试验基地开展的藜麦品种选育、引进和对比试验进行了详细讲解。
在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东后河村藜麦育种科研教学基地,郭占斌总经理介绍了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其籽粒富含蛋白质,多种必需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既可以作为特色粮食作物,也可以作为新的饲草资源,适宜在寒旱区种植。并就试验基地开展的藜麦品种选育、引进和对比试验进行了详细讲解。
在武川县哈乐镇前畔草地村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高油坊村,先后观摩了马铃薯节水、减肥、减药技术示范推广核心区和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四子王旗综合示范区,刘富强研究员给新入职人员详细讲解了马铃薯品种、薯型及易发病害的相关知识。四子王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瑞英副主任介绍了示范区内安排开展的优质抗旱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不同滴灌带流量、钾肥施用梯度等对比试验开展情况。
在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土格木村,贾利欣推广研究员在向日葵示范田里讲解了全区向日葵生产情况、种植品种、主推技术、主要种植区域等,并结合发生病害的植株现场详细讲解了向日葵列当、黄萎病和菌核病等方面的知识。
此次培训活动的圆满完成,进一步提升了新入职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利于新入职人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老专家们手把手传授业务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耐心讲解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老推精神”,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了粮油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作物技术处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nmyw/202309/t20230915_23803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